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八月之光》始于并止于琳娜的流浪,乔的生活也不断被喻为路上的旅程,因此他们的生活轨迹都象征性地代表了流浪,但福克纳通过对照和对比告诉读者他们的流浪是不同的.本文从精神和功能两个方面强调了他们彼此流浪的不同.通过分析,我们也能够感知福克纳的伟大之处.
推荐文章
试论《八月之光》中乔模糊的种族身份
种族主义
模糊身份
困惑处境
弘扬人性
无籽八月橘授粉受精的观察
无籽八月橘
授粉受精
亲和性
板栗新品种——八月红
实生板栗
八月红
新品种
品种审定委员会
湖北省
罗田县
选育
后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八月之光》中琳娜和乔的流浪
来源期刊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八月之光》 流浪 对照 对比 精神 功能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2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6.4
字数 13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072.2007.04.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八月之光》
流浪
对照
对比
精神
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8-6072
42-1892/G4
大16开
湖北十堰市北京南路18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8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0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