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揭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并研究方剂配伍的意义.方法:通过四血管结扎法制作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总方组与拆方黄芪组、活血组药物对模型脑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加,Bcl-2、Bax染色阳性细胞的表达增多,Bax阳性细胞表达更明显.黄芪组、活血组、总方组有抑制模型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明显增加Bcl-2染色阳性细胞的表达,降低模型大鼠Bax阳性细胞的表达.活血组与黄芪组作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总方组与黄芪组、活血组作用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具有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达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脑缺血再灌注SD大鼠模型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补阳还五汤 药理学 中医药疗法 细胞凋亡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40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
字数 35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727.2007.06.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运克 71 451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218)
二级引证文献  (183)
197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3(3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4(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5(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6(3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7(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补阳还五汤
药理学
中医药疗法
细胞凋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相关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yc.hncj.edu.cn/gzzd/gzzd56.htm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