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补阳还五汤水提醇沉液中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用醇沉法处理补阳还五汤水提液后,于家兔耳缘静脉注射20 mL,定时从对侧耳静脉取血1 mL,乙腈处理后制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样中川芎嗪含量,并运用房室模型拟合及统计矩原理,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结果 补阳还五汤中川芎嗪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服从单室模型,消除速率常数(k)=-0.028 01/min,血浆消除半衰期(t1/2)=24.75min,而运用统计矩分析得t1/2=19.50min,d=0.742 8 mL/S,V=20.97 mL.结论 复方配伍及不同模型分析对药物成分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有影响.
推荐文章
补阳还五汤中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
药代动力学
有效成分
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类方成分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药代动力学
补阳还五汤
脑健片
阿魏酸
洋川芎内酯A
藁本内酯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探微
补阳还五汤
临床应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麻痹
补阳还五汤
常规治疗
面肌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阳还五汤中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业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川芎嗪 总量统计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年,卷(期) 2007,(18)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5.5|R286
字数 20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4931.2007.18.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福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 146 1633 23.0 33.0
2 刘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 82 281 8.0 14.0
3 刘文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 71 518 13.0 20.0
4 吴小红 8 30 3.0 5.0
5 李再新 3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11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补阳还五汤
川芎嗪
总量统计矩
高效液相色谱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业
半月刊
1006-4931
50-1054/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61号地产大厦1号楼19层
78-130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23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0924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