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于江苏南京(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和河南安阳(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设置了棉花施氮水平试验,依据Justes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确定方法,研究棉花花后果枝叶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及其与棉花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花后棉花果枝叶的生物量增长和氮吸收累积均受施氮水平的影响,其动态变化符合S型曲线,氮累积的快速起始时间较干物质早2~4 d;棉花产量与果枝叶氮浓度关系密切,氮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产量形成,花后果枝叶存在氮奢侈消费现象;棉花花后果枝叶氮浓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生育进程而降低,其干物质累积量与氮浓度间符合幂函数关系,2试点果枝叶氮稀释曲线模型形式相同,但参数不同,不同气候区域存在独立的果枝叶氮临界、最高和最低稀释曲线模型;根据果枝叶氮浓度与产量间的关系,安阳、南京2试点,棉花果枝叶在盛花期和吐絮期的适宜氮浓度分别为4.93%、3.70%和3.33%、3.01%.临界氮稀释曲线的氮营养指数和异速生长模型对果枝叶氮营养状况的诊断与此相符.临界稀释模型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可以作为定量诊断果枝叶氮营养动态变化的指标之一.
推荐文章
棉花蕾花铃生物量、氮累积特征及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
棉花
蕾花铃
生物量
氮累积
临界氮浓度
氮稀释模型
棉花花后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建立及在施氮量调控中的应用
棉花
临界氮浓度
稀释模型
氮素营养指数
施氮量调控
初花后土壤碱解氮浓度对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特征的影响
棉花
土壤碱解氮浓度
生物量和氮素累积
产量品质
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棉花开花后氮动态需求定量诊断研究
棉花
临界氮浓度
生长速率
氮吸收速率
需氮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棉花花后果枝叶生物量和氮累积特征及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研究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棉花 果枝叶 生物量 氮累积 临界氮浓度 模型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9-676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96-3490.2007.04.02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棉花
果枝叶
生物量
氮累积
临界氮浓度
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