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2014年4-11月,选择黄河入海口北部滨岸高潮滩的碱蓬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原位氮输入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输入梯度下(N0,无氮输入;N1,低氮输入;N2,中氮输入;N3,高氮输入)碱蓬不同器官生物量以及氮累积与分配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氮输入处理并未改变碱蓬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模式,但在不同程度上均促进了地上生物量的增长(平均增幅为19.71%-62.29%)且整体表现为N3>N2>N1 >N0;不同氮输入处理亦延长了碱蓬的生长高峰期,N1、N2和N3处理下地上生物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相对于N0处理推迟20 d左右.与地上生物量不同,不同氮输入处理改变了地下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模式,特别是N2和N3处理均对生长初期的地下生物量产生了明显促进作用,且其初期地下生物量达到较高值的时间相对于N1和N0处理提前20-50d.不同氮输入处理下的枯落物量在产生初期和中期均增幅不大,末期则骤然增加且整体表现为N3>N2>N1 >N0.不同氮输入处理下碱蓬各器官的全氮(TN)含量总体上均表现为叶>茎>根,叶是氮的主要累积器官.尽管不同氮输入处理并未改变碱蓬不同器官的氮累积与分配格局以及地上与地下之间的养分供给关系,但其为适应不同养分条件而调整自身养分供给与分配的特性在N2处理下表现的尤为明显.研究发现,N2处理下碱蓬种子的发育时间相对于N0、N1和N3处理可能会提前约1个月,原因可能与N2氮输入水平可显著影响碱蓬体内的碳分配比以及碱蓬对适量氮养分输入环境的特殊适应对策有关.随着黄河口新生湿地氮养分供给的不断增加,当未来碱蓬湿地氮养分状况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中等水平)时,其生物量、生长节律(特别是种子发育时间)以及不同器官氮累积与分配状况可能将发生明显改变.
推荐文章
黄河口碱蓬湿地土壤硫矿化特征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
硫矿化
氮输入
湿地土壤
碱蓬
黄河口
黄河口不同氮基质碱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盐分及氮输入的响应
氮基质种子
氮输入
盐分胁迫
碱蓬
黄河口
外源氮输入对黄河口新生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硫分布特征的影响
氮输入
累积与分配
潮滩湿地
碱蓬
黄河口
黄河口新生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及其动态变化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
磷赋存形态
氮输入
新生湿地
碱篷
黄河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口新生湿地碱蓬生物量及氮累积与分配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氮输入 累积与分配 潮滩湿地 碱蓬 黄河口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河口湿地生态系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6-23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苗苗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6 34 4.0 5.0
2 王伟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9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1)
共引文献  (418)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4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3(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8(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9(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氮输入
累积与分配
潮滩湿地
碱蓬
黄河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