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选择黄河口新生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原位氮输入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氮输入梯度下(NN:对照处理;LN:低氮处理;MN:中氮处理;HN:高氮处理)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不同氮处理下土壤中闭蓄态磷(HCl-Pi和Residual-P)均是TP的主体(87.75%-90.04%),而活性磷(Resin-P、NaHCO3-Pi和NaHCO3-Po)和中等活性磷(NaOH-Pi、NaOH-Po、Sonic-Pi和Sonic-Po)占TP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4.81%-5.58%和5.14%-6.57%.相对于NN处理,MN和HN处理下的活性磷含量分别增加了9.16%和12.44%,而LN、MN和HN处理下的中等活性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25%,6.92%和24.24%,说明外源氮输入整体增加了土壤中的活性磷含量.与之相比,闭蓄态磷含量在LN、MN和HN处理下均呈降低趋势,其值相对于NN处理分别降低了3.08%、3.08%和5.22%.尽管不同氮处理下土壤养分条件、水盐及酸碱状况均是影响不同磷形态赋存的关键因素,但随着氮输入量的增加,影响磷赋存形态的养分类型发生了明显改变,即由NN和LN处理下主要受N和S影响逐步转变为MN和HN处理下主要受P影响.研究发现,外源氮输入不但可能影响不同磷形态之间的转化,而且亦可能通过改变植物生长节律以及土壤养分及酸碱状况来影响土壤中各形态磷的赋存.
推荐文章
黄河口碱蓬湿地土壤硫矿化特征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
硫矿化
氮输入
湿地土壤
碱蓬
黄河口
外源氮输入对黄河口新生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硫分布特征的影响
氮输入
累积与分配
潮滩湿地
碱蓬
黄河口
黄河口新生湿地碱蓬生物量及氮累积与分配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
氮输入
累积与分配
潮滩湿地
碱蓬
黄河口
黄河口新生湿地土壤氮磷分布特征研究
黄河口
新生湿地
全氮
全磷
分布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口新生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及其动态变化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磷赋存形态 氮输入 新生湿地 碱篷 黄河口
年,卷(期) 2020,(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93-580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90430088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俞琳莺 1 0 0.0 0.0
2 孙志高 1 0 0.0 0.0
3 陈冰冰 1 0 0.0 0.0
4 张鹏飞 1 0 0.0 0.0
5 胡星云 1 0 0.0 0.0
6 孙文广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6)
共引文献  (299)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磷赋存形态
氮输入
新生湿地
碱篷
黄河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