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摘要:
药物的体内外相关性(IVIVC)研究常用于口服固体制剂的研发,建立相关性模型的目的是通过体外的释放度试验结果来预测药物在人体的吸收情况.近年来,常有申报单位因产地变更或增加规格等而报送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的有关资料以豁免法规要求的生物等效性试验,本文探讨了对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行技术审评的一些主要关注点.
推荐文章
盐酸多西环素缓释片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盐酸多西环素
缓释片
Wagner-Nelson法
体内外相关性
异福双释胶囊体内外相关性试验研究
异福双释胶囊
药代动力学
Beagle犬
体内外相关性
茴拉西坦自乳化给药系统与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及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
茴拉西坦
自乳化给药系统
对氨基甲氧基基丁酸
药代动力学
体内外相关性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制剂体内外相关性
红霉素缓释微囊
人工神经网络
体内外相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技术审评角度看药品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学科
关键词 体内外相关性 技术审评
年,卷(期) 2007,(9)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1-9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2501.2007.0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玉楠 22 63 5.0 7.0
2 黄钦 15 102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36)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内外相关性
技术审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月刊
1009-2501
34-1206/R
大16开
199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11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