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高精度全站仪配合反射膜片所组建的三维变形观测系统对乌鞘岭隧道F7断层和志留系板岩夹千枚岩地段的三维位移进行测试和分析,并借鉴欧洲学者所发展的隧道三维变形展示方式来呈现隧道开挖地层的反应特性和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用相距开挖面约1.0倍洞径处或在1.0倍洞径内的位移向量方位趋势线,可反映出一定区域岩体刚度的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并预判隧道开挖地层中一定范围内软硬岩层的变化趋势或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结构.目前国内尚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宜将隧道开挖产生的位移信息与实际揭露出的围岩地质状况进行大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并可辅之以其他的超前地质预报手段,以合理预测隧道前方的地质情况.
推荐文章
BIM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BIM技术
隧道工程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TSP203系统在乌鞘岭隧道复杂地质中的应用研究
乌鞘岭隧道
TSP203系统
超前地质预报
原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隧道工程
喷锚支护技术
应用
MJS水平桩加固在盾构下穿既有隧道中应用研究
MJS
隧道开挖
掘进参数
地表沉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位移向量方位趋势线在乌鞘岭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隧道位移向量方位趋势线 乌鞘岭隧道 三维变形观测系统 岩体刚度 地质预测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8-1456
页数 9页 分类号 U45
字数 73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6915.2007.07.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川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51 7915 49.0 72.0
2 伍晓军 7 75 6.0 7.0
3 张宇 7 5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工程
隧道位移向量方位趋势线
乌鞘岭隧道
三维变形观测系统
岩体刚度
地质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1000-6915
42-1397/O3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小洪山岩土力学研究所
38-31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764
总下载数(次)
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