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癌患者DNA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异常甲基化以及高危人乳头瘤病毒,以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21例宫颈癌患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同时应用HC2法测定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并与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25例健康者作对照,分析二者联合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在13例宫颈癌患者标本检测到了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为66.7%,高危人乳头瘤病毒的阳性率为90.5%;平行联合检测时敏感性增至95.0%.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甲基化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1%和28.1%;健康对照者标本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无异常甲基化,高危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为12.0%.结论 联合检测患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甲基化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可提高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推荐文章
人宫颈癌FHIT基因的表达改变与HPV16感染的关系
宫颈癌
FHIT基因
基因缺失
人乳头瘤病毒(HPV)
FHIT基因与子宫颈癌
抑癌基因
宫颈肿瘤
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意义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前病变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
TCT联合HR-HPV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液基细胞检测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阴道镜活检
宫颈癌前病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FHIT基因与HPV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宫颈癌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甲基化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特异性PCR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18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07.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尤子善 2 4 2.0 2.0
2 罗丽娅 3 61 2.0 3.0
3 任力群 3 2 1.0 1.0
4 刘萍 2 2 1.0 1.0
5 王云霞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癌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甲基化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特异性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月刊
1673-5293
61-1448/R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7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