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说心里话,我对于丹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觉得于丹讲的孔子蛮新鲜.可以随便看看;第二阶段,特别讨厌她的喋喋不休,贩卖一些肤浅的理念;第三阶段,觉得于丹还可取,因为,她承担了一个“酵母”的角色。有例为证:我上高中的儿子从来讨厌古文,老师课上讲,他课下打吨。可是,有一天我要翻阅杨伯峻注的《论语》,却怎么都找不到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于丹是“酵母”,于丹是“仁丹”
来源期刊 党员干部之友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于丹 酵母 《论语》 杨伯峻 经历 孔子 贩卖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1
页数 2页 分类号 B22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于丹
酵母
《论语》
杨伯峻
经历
孔子
贩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党员干部之友
月刊
1009-4180
37-1352/D
大16开
济南市高新区伯乐路998号
24-239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27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7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