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古代一昼夜划为12个时辰,又划为100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100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11点至13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12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
推荐文章
为什么婴幼儿爱问“为什么”
婴幼儿
问问题
成人回应
孩子的问题
认知发展
学习
王石为什么高调登珠峰?
王石
珠峰
喜马拉雅山
梦想
为什么要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加入古诗词
加深理解
耐心
素质修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代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开刀问斩
来源期刊 历史学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古代 计时系统 “时”
年,卷(期) lsxxb_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0
页数 1页 分类号 TH71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秀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代
计时系统
“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历史学习
月刊
1005-3816
12-1011/G4
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35号康岳大厦16层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