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示踪剂注射部位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定位的影响.方法:对53例cN.期乳腺癌患者行核素示踪联合染料染色示踪法检测SLN,在原发肿瘤表面的皮下组织内或切除活组织检查残腔肿瘤周围两点注射99m锝(99mTc)标记的硫胶体,将卡纳琳或亚甲蓝分别注射于肿瘤对角线相应部位的皮下组织内(30例)或乳头乳晕下皮下组织内(23例).SLN活组织检查后再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标本行常规HE染色组织学检查.结果:53例患者均成功检测出SLN,核素示踪法与蓝染料法的成功率均为96.23%(51/53),联合检测的成功率100%(53/53),共检出SLN 103枚,平均每例检出1.94枚,其中50例SLN位于胸大肌外侧缘的外侧组淋巴结(LevelⅠ),1例位于胸小肌后(LevelⅡ),1例同时位于LevelⅠ及LevelⅡ,1例同时位于LevelⅠ及胸骨旁.全部病例蓝染料与核素示踪标识的SLN均为同一枚(或同一组)淋巴结,两者完全吻合;且蓝染料注射于乳头乳晕或肿瘤对角线部位与核素注射于肿瘤周围所标识的SLN也完全一致.结论:SLN可能是乳房整个器官的SLN,而非乳房某个具体部位的SLN,与示踪剂的注射部位无关.
推荐文章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解剖学定位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假阴性率
解剖定位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病理意义
乳腺肿瘤/病理学
淋巴结/病理学
肿瘤转移/诊断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MRI研究进展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及诊断的影像研究进展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间接淋巴结造影术
定位
超声造影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解剖学定位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解剖定位 卡纳琳 亚甲蓝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4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9
字数 42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905.2007.06.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14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4(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6(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解剖定位
卡纳琳
亚甲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月刊
1009-9905
37-1369/R
大16开
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
24-190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8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6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