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摘要:
目的:建立精确、简易的骶后孔定位方法,为临床八髎穴针灸、骶后孔阻滞麻醉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剔除28例成人尸体的骶骨周围软组织,清楚显露骶、尾骨及其骶后孔,对各个解剖结构进行仔细观察并用游标卡尺测量记录.结果:①以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为X轴,以骶后正中嵴线为Y轴,各骶后孔的中点在X轴上的坐标分别为:(23.41±2.49)、(19.90±2.21)、(18.39±2.55)、(17.93±1.98)mm,在Y轴上的坐标分别为:男(49.71±6.15)、(68.45±5.78)、(86.91±6.14)、(104.91±7.00)mm,女(44.17±5.71)、(60.44±6.30)、(78.60±7.23)、(96.48±7.87)mm.②骶前、后孔深距:S1(24.2±3.2)、S2(18.6±2.8)、S3(12.7±2.6)、S4(6.8±1.9)mm.③骶后孔穿刺针尖水平偏离矢状轴角度:S1(6.3°±2.5°)、S2(4.8°±1.6°)、S3(4.0°±2.0°)、S4(3.6°±1.7°).结论:提出可供临床应用骶后孔简易和精确的两种定位方法及针灸、穿刺适宜进针角度和深度.
推荐文章
外鼻和梨状孔区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外鼻
梨状孔
测量
鼻整形术
侧颅底解剖学及临床意义研究
侧颅底
解剖学
临床意义
研究
旋后肌管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旋后肌管
旋后肌腱弓
骨间后神经
咽旁间隙的断层解剖学及其临床意义
咽旁间隙
断层解剖
头颈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骶后孔解剖学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骶后孔 八髎穴 定位 针灸 麻醉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解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6-40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3.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65X.2007.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松鹤 56 915 19.0 27.0
2 楼新法 温州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 47 786 16.0 27.0
3 余汝堂 温州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 9 78 3.0 8.0
4 陈忠孝 温州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 12 88 6.0 9.0
5 杨新东 温州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 29 243 9.0 14.0
6 郑建武 温州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 6 6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21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7(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8(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9(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骶后孔
八髎穴
定位
针灸
麻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
1001-165X
44-1153/R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23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