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节约型开发方式的发展以及海洋油气的开发,分支井开发油气资源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支井开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存在分支与主支的汇合,在汇合点处存在汇合流动的局部阻力损失,即汇合流动压降.为此,需要建立汇合流动压降物理及数学流动模型,分析汇合流动局部损失的大小,从而为分支井油气产能分析提供基础.文中采用类比方法建立了三分支井的物理模型;通过流体力学分析,建立了三分支井的等径三通的汇合流动模型和等径斜支管的汇合流动模型;汇合流动压降计算表明,当总的流量小于1 000 m3/d,各支管内直径不小于76 mm时,无论是等径三通还是等径斜支管,其局部阻力损失都很小,最多为0.01 Mpa左右,是1 000 m井深油井重力压力损失的0.13%左右;而在生产压差为6 Mpa水平段井筒内,局部阻力损失0.01 Mpa,只有6 Mpa的0.17%左右.考虑现场的工程实际,可以忽略由于分支汇合流动而造成的局部阻力损失.而且三分支井的分支点处采用普通分叉管时,汇合点处最好采用等径三通连接.
推荐文章
有入流分支管路的多相流动压降规律实验研究
水平管路
变质量流动
压降
拟合
实验
水合物浆液流动压降规律研究进展
水合物
压降规律
宏观流动特性
微观流动特性
压降预测模型
复杂管段流动压降数值模拟研究
核电厂
复杂管段
计算流体力学(CFD)
数值模拟
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压降特性研究
窄矩形通道
摩擦阻力压降
洛克哈特-马蒂里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支井汇合流动压降计算
来源期刊 钻采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分支井 汇合流动 阻力损失 流动模型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钻井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22
字数 26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68X.2007.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晓东 173 1631 21.0 29.0
2 步玉环 67 645 13.0 21.0
6 王瑞和 136 1461 20.0 28.0
7 刘继林 15 126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支井
汇合流动
阻力损失
流动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6-768X
51-1177/TE
大16开
四川广汉中山大道南二段
62-4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52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