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2 mm厚的LF2铝合金和Q235钢平板试件进行了加入中间过渡层金属Cu的电子束对接焊接试验,利用光学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接头各区域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分布.结果表明,接头可分为三个焊缝组织区域,其中靠近钢侧的焊缝区主要为Fe基固溶体,并含有少量金属间化合物;靠近铝侧的焊缝区为含有Fe-Al系及Al-Cu系金属间化合物的Al基固溶体;焊缝中部区为呈层带状分布的多种Fe-Al以及Al-Cu脆性金属间化合物混合区.分析认为虽然引入了铜过渡层,但在焊缝中依然有较多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特别是焊缝中部区域上,呈连续层带状分布的多种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是影响接头强度的主要因素.在对接头组织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LF2/Q235异种金属电子束对接接头形成过程的物理模型.
推荐文章
镁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特征
镁合金
电子束焊
组织
性能
30CrMnSiNi2A钢电子束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焊接
30CrMnSiNi2A钢
电子束焊接
组织与性能
铸造Ti-Al-Mo-Zr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电子束焊接
铸造Ti-Al-Mo-Zr钛合金
接头组织
力学性能
铝钛异种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缺陷分析
电子束焊接
铝钛异种金属
裂纹
气孔
缩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F2与Q235加入中间Cu层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及形成
来源期刊 焊接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异种金属 接头组织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401
字数 18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60X.2007.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吉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36 5378 36.0 55.0
2 何景山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8 448 11.0 18.0
3 张秉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01 1262 18.0 30.0
4 曾如川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子束焊接
异种金属
接头组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焊接学报
月刊
0253-360X
23-1178/TG
大16开
哈尔滨市和兴路111号
14-1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9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5273
相关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