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摘要:
目的:全麻中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应用比单一麻醉剂更为有效.本研究是为确定中国成年患者全麻期间合并应用七氟醚与瑞芬太尼时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并以反应曲面模型法对其进行表述.方法:1. 试验设计: 研究采用平行实验设计,65例病人(ASA I级,各项指标正常,无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史)入选本次试验,随机选定并维持一定的呼末七氟醚浓度[≤2MAC(0.3%-3.4%)],逐渐增加靶控输注的瑞芬太尼浓度(≤10 ng/mL),观察不同浓度组合时患者对喉镜置入刺激的反应以确定麻醉是否完全.2. 反应曲面模型法进行药物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分析: 两药合用的效果通过对喉镜置入时的反应进行评估,0和1分别代表有或没有体动反应.以下面的药效学模型表述体动反应消失的概率(P)其中Us,Ur分别为标准化的七氟醚与瑞芬太尼水平;U50为达最大效应一半时的药物综合标准化水平;r为形状因子;I(Q)为药物相互作用的强度函数.模型通过作图、目标函数改变以及参数的生理/临床学的合理性等几方面进行评价.P=(Us+Ur)r/[U50/I(Q)]r+(Us+Ur)r 结果与结论:研究表明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合用时为协同式相互作用,上述反应曲面模型与实际观测值有较好的拟合.应用NONMEM得到喉镜置入刺激时的参数(RSE%)为U50=6.62(10.6),C50,sevo=1.71%(12.9),C50,remi=12.4 ng/mL(19.0),Imax=2.31,Qmax=0.706.所得数值的加权残差均小于3.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反应曲面模型法可以得到较好的拟合质量,为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思路和有效手段.
推荐文章
药物相互作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及其CoDrug软件
药物相互作用
联合药物治疗
药物协同作用
药物拮抗作用
体外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及其在抗菌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体外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
细菌耐药
中空纤维感染模型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及其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生理药代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
模型
手性药物对映体在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手性药物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相互作用
立体选择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药物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在研究药物相互作用中的应用——反应曲面模型法研究瑞芬太尼与七氟醚联合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115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2501.2007.10.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5)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月刊
1009-2501
34-1206/R
大16开
199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11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