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研究了酞菁锌(ZnPc)薄膜的表面形貌及ZnPc薄膜作为缓冲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光电特性的影响.对比两组样品的AFM图像,ZnPc薄膜相比于ITO薄膜,其表面的岛面积较大,薄膜表面更连续平整,基本上覆盖了ITO膜表面针孔,减少了表面的缺陷.另外,ZnPc薄膜的岛分布均匀有序.使用ZnPc作为缓冲层的器件性能明显好于未使用ZnPc修饰的器件,在7.42V的驱动电压下的最大发光亮度达到1.428kcd/m2,在4.3V电压驱动下时,最大光功率效率为1.411m/W;而未使用缓冲层的器件在8V的驱动电压下达到最大发光亮度达到1.212kcd/m2,在5.5V电压驱动下时,最大光功率效率为0.931m/W.
推荐文章
有效阴极结构和空穴缓冲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发光器件
阴极结构
载流子
缓冲层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热传导特性研究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热传导
热阻模型
温度分布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最新发展
有机电致发光
结构
发光原理
全色
柔性显示
稀土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稳定性
电流-电压混合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缓冲层ZnPc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发光亮度 光功率效率 缓冲层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3-13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4
字数 16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85X.2007.06.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果华 30 122 6.0 10.0
2 乔琦 3 22 3.0 3.0
3 季静佳 5 67 4.0 5.0
4 杨辉 3 47 3.0 3.0
5 席曦 10 24 3.0 4.0
6 王振交 4 21 3.0 4.0
7 艾凡凡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光亮度
光功率效率
缓冲层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