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成并鉴定了一种新三氮烯试剂1-(4-安替比林)-3-(2-苯并噻唑)-三氮烯(ABTTA),研究了该试剂与Hg2+的显色反应条件,并建立了一个测定汞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试剂与汞在pH11.0 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迅速生成褐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80 nm.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在480 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46×104L·mol-1·cm-1,25 mL溶液中Hg2+的质量在5.0~70.0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对2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本方法虽然灵敏度不高,但线性范围宽、选择性较好,用于环境水样中汞的测定,结果满意.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4-安替比林)-3-(2-苯并噻唑)-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汞(Ⅱ)的显色反应
来源期刊 冶金分析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1-(4-安替比林)-3-(2-苯并噻唑)-三氮烯 分光光度法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试验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
字数 23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71.2007.02.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41)
二级引证文献  (39)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4-安替比林)-3-(2-苯并噻唑)-三氮烯
分光光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冶金分析
月刊
1000-7571
11-2030/TF
16开
北京学院南路76号
82-15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1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51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