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获得广西黑衣壮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CSF1PO,TPOX,TH01的群体遗传分布资料,以探讨广西黑衣壮族的起源.方法:应用AmpFeSTR IdentifilerTM扩增试剂盒和ABI 3100遗传分析仪,研究广西黑衣壮族152例无关个体3个STR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以遗传距离和系统发生树来分析群体间遗传关系.结果:CSF1PO,TPOX,TH01基因座共检出19种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布在0.003 3~0.421 0之间;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743 0,0.737 0,0.671 0;多态信息总量分别为0.720 0,0.730 0,0.610 0,累积个体识别力达0.998 395,累积非父排除率达0.951 906.统计结果显示广西黑衣壮族与云南壮族遗传关系最近.结论:广西黑衣壮族3个STR基因座属于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广西黑衣壮族和云南壮族同源具有常染色体STR遗传学证据.
推荐文章
广西黑衣壮族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STR
基因频率
黑衣壮
遗传多态性
广西地区壮族人群17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法医遗传学
STR基因座
遗传多态性
广西壮族人群
南宁壮族人群17个 STR 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亲权鉴定
个体识别
短串联重复序列
多态性
南宁市
壮族
贵州壮族人群25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
单倍型
遗传多态性
壮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西黑衣壮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来源期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STR 基因频率 遗传距离 黑衣壮族 系统发生分析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1-584
页数 4页 分类号 Q347
字数 26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30X.2007.04.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滕少康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8 14 2.0 3.0
2 汪萍 7 14 2.0 3.0
3 曹林枝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7 13 2.0 2.0
4 黄世宁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7 83 3.0 7.0
5 黄昌盛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3 6 2.0 2.0
6 陈祖聪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TR
基因频率
遗传距离
黑衣壮族
系统发生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0X
45-1211/R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95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