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择15例经强的松1~1.5 mg/kg·d-1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观察6~8周,尿蛋白无明显减少,加用霉酚酸酯治疗,开始3个月剂量为0.75 g每天2次;后改为0.5 g,每天2次,持续6个月,总疗程9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随访9个月,发现霉酚酸酯能显著减少狼疮性肾炎患者蛋白尿,各种自身抗体逐渐转阴,无明显毒副反应.表明霉酚酸酯对单用激素无效的狼疮性肾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副作用小,是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推荐文章
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狼疮性肾炎
免疫抑制剂
霉酚酸酯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霉酚酸酯
环磷酰胺
狼疮肾炎
随机对照试验
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多中心研究
狼疮性肾炎
霉酚酸酯
环磷酰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霉酚酸酯治疗15例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霉酚酸酯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93.24205
字数 18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399.2007.01.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永兵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 83 443 12.0 16.0
2 宋锴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 28 147 7.0 11.0
3 沈华英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 51 272 10.0 14.0
4 施晓松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 37 235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狼疮性肾炎
霉酚酸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3-0399
32-1674/R
大16开
苏州市十梓街1号
28-81
196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18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2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