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利用从牙鲆肠道分离的1株鼠李糖乳杆菌P15和1株干酪乳杆菌(Lc),研究它们在牙鲆粘液中的粘附特性以及不同pH和盐度对其粘附的影响.方法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法.结果 P15和Lc对牙鲆的体表粘液和消化道粘液均有粘附作用,2株菌对消化道粘液的粘附效果好于体表粘液,且对胃的粘附百分率最高,分别是48.18%和63.0%.这2株菌在各部位的粘附受pH和盐度的影响,在弱酸性环境中和32左右的盐度中具有较强的粘附能力.结论 在海水盐度条件下,P15和Lc在消化道粘附率较高.
推荐文章
褐牙鲆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及分布
褐牙鲆
消化道
粘液细胞
两种乳杆菌在牙鲆消化道的定植
牙鲆
鼠李糖乳杆菌
干酪乳杆菌
定植
消化道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溃疡
儿童
幽门螺杆菌感染
褐牙鲆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
褐牙鲆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株乳杆菌对牙鲆体表及消化道粘液的粘附特性
来源期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酸菌 粘液 粘附 荧光素标记法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35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76X.2007.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营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8 304 12.0 17.0
3 刘倩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4 105 6.0 9.0
4 邵占涛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酸菌
粘液
粘附
荧光素标记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5-376X
21-1326/R
大16开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8-2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54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