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首先从栀子果中提取分离出栀子黄色素,栀子黄色素分别经过水解、酯交换反应得到藏红花酸和藏红花酸二甲酯.将产物分别经过重结晶处理,得到纯度为98.2%的藏红花酸和98.8%的藏红花酸二甲酯,其IR、UV、1H NMR均与文献报道一致.采用羟基自由基体系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对藏红花酸及藏红花酸二甲酯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与BH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试验质量浓度范围内,藏红花酸以及藏红花酸二甲酯的清除羟基自由基与超氧自由基的能力都明显强于BHT,为优秀的天然抗氧化剂.
推荐文章
藏红花酸的研究进展
藏红花酸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作用
藏红花花瓣体外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与研究
藏红花花瓣
自由基
乙酸乙酯提取物
脂质过氧化
藏红花酸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
藏红花酸
乌头碱
哇巴因
心律失常
藏红花种植技术要点
藏红花
种球
种植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藏红花酸及藏红花酸二甲酯的制备与抗氧化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栀子黄色素 藏红花酸 藏红花酸二甲酯 水解 抗氧化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0-28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2|O629.4
字数 25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80.2007.02.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新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53 518 13.0 22.0
2 方志凯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3 1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9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栀子黄色素
藏红花酸
藏红花酸二甲酯
水解
抗氧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月刊
1001-6880
51-1335/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6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0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