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肾平颗粒治疗实验性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及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免疫复合法诱发小鼠IgA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洛汀新组及肾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观察治疗前后IgA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中的沉积,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CD44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正常组无IgA沉积,模型组肾小球均出现IgA沉积,而治疗组IgA在肾小球的沉积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正常组仅有少量CD44表达,模型组中CD44的表达明显增强,治疗组(除肾平低剂量组)CD44在肾小球的表达明显减少,并且在肾平颗粒各治疗组中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结论:肾平颗粒能降低IgA肾病小鼠肾组织CD44的表达,从而延缓IgA肾病的进展.
推荐文章
CD44在IgA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抗原CD44 IgA肾病 免疫组织化学
肾必宁对IgA肾病小鼠肾组织系膜区PDGF、TGFβ1因子表达的影响
IgA肾病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IgA肾病肾组织中CD71表达的分子特征
肾小球肾炎
IgA
受体,转铁蛋白
活组织检查,针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肾平颗粒对IgA肾病小鼠肾组织CD44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平颗粒 IgA肾病 CD44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568,封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
字数 33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587X.2007.10.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以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 131 1960 26.0 39.0
2 邓跃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 175 1668 21.0 35.0
3 沈莲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 10 6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平颗粒
IgA肾病
CD44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月刊
1009-587X
14-1277/R
大16开
山西太原市06079信箱
22-26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1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99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