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索利用MR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肝脏血管与胆管系统融合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12例手术病人术前同时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DCE MRA)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包括6例肝硬化、4例肝癌、2例发生在胆总管的胆管细胞癌.两种序列采取一致的扫描范围、视野及层厚.利用MR后处理工作站分别进行血管与胆管系统的重建,然后将两者融合并形成三维动画.结果 三种重建方法中,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法重建观察的血管级数高于(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和容积重建(volume reconstruction,VR),胆管三种方法之间无统计学差别.重建和融合可同时显示肝内血管、胆管的解剖与异常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论 利用MR后处理工作站可在活体达到肝脏血管系统与胆管系统的融合,其解剖关系的显示有助于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推荐文章
肝门静脉CT三维重建在腹腔镜肝脏外科的应用研究
腹腔镜
肝脏
三维重建
铸型
肝门静脉
视频监控中运动图像序列三维重建
视频监控
清晰度
特征点
匹配
运动图像序列
三维重建
基于Web模式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与切割
医学图像
可视化开发包
三维重建
Web
三维切割
HCT图像中骨小梁结构的三维重建
松质骨
分割
三维重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脏血管与胆道系统的MR图像三维重建与融合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融合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9-7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
字数 34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8118.2007.1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碧玲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242 2296 23.0 33.0
2 黄穗乔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68 494 12.0 18.0
3 钟镜联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76 966 18.0 27.0
4 李勇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74 1071 12.0 31.0
5 叶瑞心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49 659 17.0 23.0
6 吴卓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28 101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融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月刊
1007-8118
11-3884/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82-857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1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672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