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霍乱弧菌CTXψ基因组抑制子基因及间隔区(rstR-ig2)多态性.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型特异性引物PCR分型.结果 霍乱弧菌(VC)O1群古典型(CVC)5株均为class类型.VC O1群埃尔托型(EVC)155株共分为4个类型:class、ET、class+ET、class+newET,后2个类型为首次发现.不同地区分离的EVC均以ET类型为主,以class和class+ET类型为辅.O139群VC 82株共分为4个类型:ET、ET+newO139、ET+calc、ET+calc+newO139,后3个类型为首次发现;福建省分离的菌株以ET+newO139类型为主,其它地区分离的均以ET类型为主.结论 EVC和O139群VC的rstR-ig2基因均以ET类型为主.首次发现5种不同类型rstR-ig2基因共存的新类型.
推荐文章
霍乱弧菌毒力表达调控基因及霍乱、黑热病双价口服活疫苗候选株的研究
霍乱弧菌
黑热病
毒力表达调控基因
双价口服活疫苗
活白水鱼体表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
白水鱼
流行株
霍乱弧菌及其它致病弧菌分子遗传特征和DNA多态性研究
霍乱弧菌
聚合酶链反应
DNA序列分析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平均链锁聚类分析
霍乱弧菌ctxB基因真核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霍乱孤菌
ctxB基因
真核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霍乱弧菌抑制子基因及间隔区(rstR-ig2)多态性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霍乱弧菌 抑制基因 间隔区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1,14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78.3
字数 21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7.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芮勇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 118 541 11.0 13.0
2 阚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120 614 11.0 19.0
3 高守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21 65 5.0 7.0
4 王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 261 1480 18.0 23.0
5 裘宇容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 149 810 14.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霍乱弧菌
抑制基因
间隔区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