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局部组织凋亡发生微环境生化因子的变化及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单侧(左)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24只和EPO治疗组(EPO组)24只,观察时相点为缺血后6,12,24,48h,观察脑组织含水量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观察及细胞计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检测脑组织LPO、MDA、谷氨酸(glutamate,GLU)和γ氨基丁酸(gamm-aminobutyric,GABA)含量.结果 EPO组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脑组织含水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EPO组缺血24h及48h平均脑组织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EPO组脑组织LPO、MDA水平和GLU含量显著下降,GAB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上升.结论 EPO能有效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损伤,LPO、MDA、GLU和GABA含量变化参与了其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外源性血管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
硫化氢
硫氢化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的影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电针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缺血再灌注后局部组织凋亡发生微环境生化因子变化及外源性EPO的影响
来源期刊 四川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 凋亡 水肿 促红细胞生成素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9-2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1
字数 32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501.2007.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70 491 12.0 19.0
2 程新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11 53 5.0 7.0
3 罗晓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5 34 3.0 5.0
4 秦晓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8 88 4.0 8.0
5 钱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11 69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
凋亡
水肿
促红细胞生成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医学
月刊
1004-0501
51-1144/R
大16开
成都市上汪家拐街39号
62-10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4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60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