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术中水分离时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兔后发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及对兔眼的毒性作用.方法 在兔眼晶状体囊外摘出术中,应用1mL不同浓度的As2O3(2μmol·L-1、4μmol·L-1、8μmol·L-1)于晶状体囊袋内进行水分离,使其直接短暂作用于晶状体上皮细胞.术后随访12周,裂隙灯观察比较用药组和对照组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眼压的变化等;并观察术后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 术后2周只有对照组眼出现后囊膜混浊.术后4周用药组眼的后囊膜混浊明显比对照组眼轻,且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减轻.中、低浓度组兔眼的术后炎症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高浓度组兔眼术后早期出现轻微的毒性反应.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对照组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较用药组明显.As2O3可引起晶状体上皮细胞变性,其变化程度与药物浓度有关.高浓度组可引起角膜内皮细胞亚细胞水平可逆性损伤和虹膜睫状体急性炎症反应.结论 As2O3能有效的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其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有关.兔晶状体囊袋内应用2~8μmoL·L-1的As2O3是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剂量浓度.
推荐文章
兔眼后囊膜混浊模型的建立
动物模型
后囊膜混浊
超声乳化术
双氯芬酸钠抑制兔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双氯芬酸钠
后囊膜混浊
并发症
阿霉素防治兔后囊混浊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阿霉素
晶状体上皮细胞
后发性白内障
联合应用化疗药物对三氧化二砷耐药白血病细胞的毒性实验研究
多药耐药
K562细胞
三氧化二砷
柔红霉素
足叶乙苷
三尖杉酯碱
米托蒽醌
阿糖胞苷
药物相互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分离时应用三氧化二砷抑制兔眼后囊膜混浊及其眼内毒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后囊膜混浊 水分离 毒性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18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76
字数 42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41.2007.03.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氧化二砷
后囊膜混浊
水分离
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