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纳米流体池内核态沸腾进行了研究.沸腾传热面为水平加热面,基液使用蒸馏水和乙醇,纳米颗粒使用CuO和SiO2,扩散剂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实验发现:对于添加了扩散剂的水基纳米流体,在壁温超过大约112℃后,传热面上出现烧结层,沸腾实验无法继续进行;没有添加扩散剂时,传热面上有极薄的颗粒吸附层形成,表面粗糙度和固液接触角都减小,可以获得完整的核态沸腾曲线,换热特性比纯水有所降低,临界热流密度有较大增加;对于乙醇纳米流体,无论是否添加扩散剂,传热面上都没有出现烧结层.实验以扩散剂对池内核态沸腾换热表面特性的影响为研究重点,证明了壁温和扩散剂是产生传热面烧结现象的主要因素.
推荐文章
δ-Al2O3-R141b纳米流体的池内核态沸腾传热特性
纳米流体
池内核态沸腾
传热系数
表面沉积
接触角
金属泡沫在纳米流体池内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池内沸腾
金属泡沫
纳米流体
沸腾汽泡
纳米流体沸腾传热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
沸腾
表面特性
制冷
CuO-水纳米流体多孔球层池沸腾传热特性
纳米流体
表面活性剂
池沸腾
多孔介质
传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流体池内沸腾时传热面上的吸附和烧结现象
来源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流体 沸腾 吸附 烧结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与动力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2-35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43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2467.2007.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振华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00 700 14.0 21.0
2 廖亮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6 30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84)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流体
沸腾
吸附
烧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467
31-1466/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4-33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0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9814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