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文献考察为依据,结合中医方剂学的配伍理论,对自古以来关于泽泻是否利水而不伤阴的争议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历代和现代的论述都没有从正面回答泽泻是否有补阴功效,只是从邪去脏安的角度或是从旁反证之,因此根据方剂的配伍理论得出结论,泽泻是否利水不伤阴,应该辨证看待,跟其配伍环境,病证,服药方法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是因方因病因人因时因量治宜的.
推荐文章
补阴论
补阴
通阳
《内经》
学术探讨
从阴火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阴火
脾胃虚弱
补阳泻阴针刺法治疗 中风后手痉挛的临床观察
中风
手痉挛
补阳泻阴针刺法
常规针刺
阳有余阴不足论与阳不足阴无余论探微
"阳有余阴不足”"阳不足阴无余”丹溪学说
阴阳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泽泻的补阴与损阴
来源期刊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泽泻 功效 补阴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阮时宝 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 113 867 13.0 24.0
2 游世晶 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 30 80 5.0 7.0
3 刘益臻 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 10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泽泻
功效
补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
月刊
1672-5085
11-5062/R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23号B座702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