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燥邪究竟属阳邪抑或属阴邪,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六气生成与阴阳五行关系、六气应四时阴阳、寒暑统六气、燥与寒热关系、六气的相生相制关系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燥属阴邪的立论依据;从燥与湿属性相反、燥邪致病特点和病证、燥证治疗用药分析等3个方面分析了燥为阳邪的原因,同时对燥兼阴阳也作了阐释.但由于<内经>对六气属性的划分亦多以四时、五行和阴阳之气的升降动静主论确定六淫邪气的阴阳属性,当以时令节气为依据,因而,燥为秋季主气而属阴是成立的.但应当明确的是,阴阳具有相对性,其所指不定,六淫邪气的阴阳属性仅是从某一方面笼统的概括,其所致病证的特点又与邪气本身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兼邪和在体内的转化等复杂因素相关.
推荐文章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法探讨燥邪的阴阳属性
燥邪
阴阳属性
文献计量分析法
止咳2号方治疗燥邪伤肺型咳嗽162例
咳嗽
燥邪伤肺
止咳2号煎剂
关于秋燥之邪温凉属性之争的探究
秋燥
寒温属性
吴鞠通
喻嘉言
费伯雄
王孟英
关于毒邪及其辨治探讨
病因病机(中医)
毒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燥邪的阴阳属性探讨
来源期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燥邪 阴阳属性 六淫 学术探讨与论述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7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42X.2007.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燕 69 459 13.0 17.0
2 朱向东 161 822 15.0 21.0
3 程畅和 25 123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燥邪
阴阳属性
六淫
学术探讨与论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673-842X
21-1543/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8-17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78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91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