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三峡库区巫山新县城区分布的"巫山黄土"的成因在工程界存在多种观点."巫山黄土"分布于多级平台部位,常被视为阶地堆积物,但无二元结构.根据大量的勘察、试验分析资料,对"巫山黄土"的成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巫山黄土"为冲积成因,但不是阶地堆积,而是多期次的洪水期沉积物,沉积物中含有风成黄土成分,属于经流水搬运再次沉积形成的次生黄土."巫山黄土"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另一类黄土状粉质粘土为溶蚀、风化作用形成的粉质粘土,或后期雨水面流(泥流)等作用搬运富集堆积于低洼、坡脚、缓坡部位并经风化形成的粉质粘土.
推荐文章
三峡库区巫山县工程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工程地质条件
信息系统
MAPGIS
二次开发库
三峡库区秭归县膨胀土研究
膨胀土
工程性质
秭归
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铁路选线研究
三峡库区
郑万高铁
岸坡稳定
工程选线
三峡水库区巫山新县城库岸综合治理设计回顾
三峡水库区
库岸综合治理
动态设计
巫山新县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峡库区"巫山黄土"成因研究
来源期刊 人民长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巫山黄土 黄土状粉质粘土 成因 洪积台地 三峡库区
年,卷(期) 2007,(9) 所属期刊栏目 其他枢纽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3,76
页数 3页 分类号 P642.13
字数 27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179.2007.09.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汉良 5 21 2.0 4.0
2 尹华刚 3 36 3.0 3.0
3 柯于义 1 16 1.0 1.0
4 郭峰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92)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巫山黄土
黄土状粉质粘土
成因
洪积台地
三峡库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长江
月刊
1001-4179
42-1202/TV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38-22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71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54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