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钛合金内固定系统对术后MRI成像的影响.[方法]对6例行颈椎后路钛合金脊柱内固定的患者术后进行MRI检查,所用MRI为1.0 T及1.5 T的超导MRI系统,患者均进行矢状位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1加权像(T1WI)和TSE T2加权像(T2WI)以及轴位的TSET1加权像扫描,然后对术后钛合金内固定的伪影特点及其对椎管内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MRI伪影的大小为内固定大小的2~3倍,基本能够辨认出原来内固定物的形状,钛合金内固定植入物本身在T1和T2加权上都表现为低信号,其边缘在T1和T2加权上都有明确分界线的高信号区.在矢状面T1和T2加权和轴位T1加权上均可清晰显示脊髓和椎管内的结构.后路系统的连接棒伪影较小,只对紧邻的椎板和小关节处图像辨认有影响,对术后图像观察的影响较小.椎板钩的伪影较大,会影响对椎板附近结构的观察,特别是伸入椎管内的部分会影响对脊髓后部的观察.椎弓根螺钉钉尾部伪影较大,对紧邻的椎板和小关节处图像辨认有影响;正确植入的颈椎弓根螺钉伪影也较大,主要会影响对邻近部位椎管侧方、椎动脉、椎间孔、脊神经和后外侧突出的椎间盘等结构的观察.[结论]颈椎后路脊柱钛合金内固定术后患者进行MRI检查时,应该尽量选择快速自选回波序列进行扫描,当使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时,应尽量减少TE.医生在分析术后MRI图像时应该充分认识到钛合金内固定的伪影对图像的影响,以去伪存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出正确的判断.
推荐文章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18例临床分析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
脊柱损伤
切口感染
颈椎钛合金固定术后MRI优化扫描
MRI
颈椎
磁化率伪影
钛合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颈椎后路钛合金脊柱内固定系统对术后MRI成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 核磁共振成像 伪影
年,卷(期) 2007,(2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2-18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7
字数 34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8478.2007.2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铁胜 上海长海医院骨科 54 503 13.0 20.0
2 杨永华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9 6 2.0 2.0
3 贺石生 上海长海医院骨科 17 144 6.0 12.0
4 汪剑 上海长海医院放射科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
内固定
核磁共振成像
伪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半月刊
1005-8478
37-1247/R
大16开
山东省泰安市环山路217-1号
24-097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1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476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