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端粒酶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活性状态,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甲状腺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TRAP-PCR-ELISA对116份甲状腺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分析.结果:27例甲状腺癌中25例表达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92.6%,22例癌旁组织仅1例阳性,阳性率为4.5%;23例甲状腺腺瘤亦仅1例阳性,阳性率为4.3%;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1例阳性,阳性率为3.8%;正常甲状腺组织未检测出端粒酶活性.甲状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较其他几种组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端粒酶是甲状腺癌的定性标志物,在甲状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结节可开展细针抽吸标本端粒酶活性分析,指导临床治疗.
推荐文章
乳腺肿瘤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乳腺肿瘤
/标志物
端粒酶
/分析
诱导痰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与肺癌的诊治
肺癌
诱导痰
端粒,末端转移酶
诊断
SYBR Green实时定量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端粒
基因扩增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端粒酶活性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ELIS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甲状腺病变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端粒,末端转移酶 聚合酶链反应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83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3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07.06.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雷 54 486 10.0 20.0
2 徐鲁白 53 234 8.0 13.0
3 赵志光 63 252 8.0 12.0
4 吴伟军 27 106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状腺肿瘤
端粒,末端转移酶
聚合酶链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936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