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十六号文件,2005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辅导员、班主任的配套文件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以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十六号文件为标志,党和国家不仅一如既往地重视大学生地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视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既包括学生贫困、学习困难等传统问题,也包括学生的生活需求、心理需求、发展需求等新的内容.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后勤、心理辅导中心、职业发展中心等部门提升服务品质,也需要辅导员进一步拓展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技能.我们辅导员作为近距离接触大学生的教育者和基层管理者如何保健大学生的心理,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呢?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才的保证.那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具有的心理特征和大学生特定的社会角色,以及心理健康的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能保持对...
推荐文章
基于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高等院校
大学生
辅导员
心理健康教育
分析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
高校辅导员
心理素质
培养
培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期刊 商情(科学教育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人际关系 心理换位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状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5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校辅导员
人际关系
心理换位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状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技财经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5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