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研究不同粉煤灰掺量(0%、15%、20%、40%、60%)下高性能混凝土的二维和三维碳化深度,建立二维和三维碳化的测试方法,提出二维和三维碳化的数学模型,定义二维和三维碳化的叠加效应系数,并给出二维和三维叠加效应系数的数学公式.试验表明,混凝土的二维、三维碳化与一维碳化相似,也是服从时间的指数函数,同时具有明显的叠加效应;早期碳化时,二维叠加系数能到4.0以上,三维叠加系数能到6.0以上;碳化至28d(相当于自然碳化50年)时,二维叠加系数能到2.0以上,三维叠加系数能到4.0以上;叠加系数服从经时衰减函数.
推荐文章
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一维/二维/三维碳化性能研究
粉煤灰
高性能混凝土
碳化
三维
粉煤灰混凝土二维、三维碳化深度的预测
粉煤灰混凝土
二维碳化
三维碳化
交互系数
数学模型
不同循环耦合损伤下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性能研究
粉煤灰混凝土
冻融—干湿循环
碳化
耐久性能
轴拉荷载作用下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性能研究
粉煤灰混凝土
短期加载
长期持载
轴拉荷载
碳化深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粉煤灰混凝土二维、三维碳化及其叠加系数的研究
来源期刊 工业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粉煤灰混凝土 二维碳化 三维碳化 叠加系数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及其设计方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U3
字数 16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8993.2007.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伟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431 11715 58.0 84.0
2 张云升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10 2040 25.0 40.0
3 陈树东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7 92 5.0 7.0
4 郭飞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8 135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粉煤灰混凝土
二维碳化
三维碳化
叠加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建筑
月刊
1000-8993
11-2068/TU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2-82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06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10675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