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芍药甘草汤总有效部位(TPG)中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单铵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TPG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色谱柱:LichrospherCl8(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0.1%磷酸,作梯度洗脱.0、18、30、40、50、55、60、65min时,A(%)为14、20、28、35、40、60、14、14;流速:1mL·min-1;测定波长:230nm;柱温:25℃.结果:测得TPG中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单铵盐的含量.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TPG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全面控制TPG的质量,确保每批产品的均一性.
推荐文章
芍药甘草汤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和7种成分含量测定
芍药甘草汤
指纹图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UPLC建立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及测定多种水溶性活性成分的含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甘草汤
含量测定
甘草苷
芍药苷
HPLC法测定苦参汤有效部位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
苦参汤
有效部位
黄酮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PLC法测定芍药甘草汤总有效部位中4个活性成分的含量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有效部位 芍药苷 甘草苷 甘草素 甘草酸单铵盐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省级项目平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2-5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
字数 24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717.2007.03.0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狄留庆 225 1940 22.0 31.0
2 赵晓莉 84 601 13.0 20.0
3 陈晓燕 11 79 5.0 8.0
4 杨玲娟 5 78 4.0 5.0
5 朱蓉蓉 8 102 6.0 8.0
6 钱桂英 5 6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98)
二级引证文献  (57)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芍药甘草汤
有效部位
芍药苷
甘草苷
甘草素
甘草酸单铵盐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
月刊
1673-7717
21-1546/R
大16开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8-18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9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558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