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芍药甘草汤合煎和分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以常规方法制备芍药甘草汤合煎和分煎的提取物,采用HPLC法,考察并确定最佳的检测波长,并采用优化的色谱条件对芍药甘草汤的合煎和分煎提取物进行测定,比较两者HPLC图谱的差异.结果:合煎后未发现明显新峰,但合煎和分煎提取物各共有峰相对积分面积存在差异,合煎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率大于分煎提取物,且共有化学成分的比例也不同.结论:芍药甘草汤合煎和分煎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组成比例存在差异.
推荐文章
合煎与单煎对四物汤中4种化学成分溶出量的影响
四物汤
合煎
单煎
芍药苷
阿魏酸
藁本内酯
洋川芎内酯I
柴芩清肝汤分煎和合煎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比较
柴芩清肝汤
分煎
合煎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红花与甘草配伍后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红花
甘草
共煎液
单煎混合液
化学成分
甘草查耳酮A和B
动态变化
黄芩汤分煎液与合煎液中黄芩苷、芍药苷和甘草酸含量的比较
黄芩汤
黄芩苷
芍药苷
甘草酸
合煎
分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PLC研究芍药甘草汤合煎与分煎的化学成分变化
来源期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化学成分 HPLC 合煎 分煎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23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793.2009.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永成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然有机研究室 196 2632 27.0 42.0
2 黄忠京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然有机研究室 10 114 7.0 10.0
3 谭倪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然有机研究室 7 93 5.0 7.0
4 何丽仙 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13 112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34)
二级引证文献  (13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芍药甘草汤
化学成分
HPLC
合煎
分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7-9793
53-1046/N
大16开
云南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64-7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5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