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NMO)的免疫反应类型以及在疾病的复发期和缓解期其免疫反应类型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并采用细胞内抗原染色的方法对22名临床诊断为NMO的患者(复发期患者8名;缓解期患者14名)进行CD4+和CD8+T细胞内细胞因子白介素(IL)-13、IL-5测定并加以分析.2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MO组的CD4+IL-13+T细胞和CD8+IL-13+T细胞显著增加(P<0.05),但将复发期和缓解期分开来分析时发现仅仅在复发期显著增加,在缓解期无明显变化(P>0.05).CD4+IL-5+T细胞和CD8+IL-5+T细胞在复发期和缓解期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NMO的发病及发病阶段与Ⅱ型辅助性T细胞(Th2)和Ⅱ细胞毒性T细胞(Tc2)所分泌的IL-13有关,而与IL-5无关.同时也说明对T细胞内细胞因子进行测定在分析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有一定的意义.
推荐文章
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附53例报告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脱髓鞘疾病
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
除翳解毒方对复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大鼠模型血清CD4+、CD8+T细胞的影响
除翳解毒方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复发
CD4+
CD8+
CD4+/CD8+
弥漫性轴索损伤后CD4+/CD8+T细胞比值、IL-6、IL-10水平变化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IL-6
IL-10
颅脑损伤
浙江省丽水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1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脊柱炎,强直性
CD4阳性T淋巴细胞
CD8阳性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因子1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视神经脊髓炎的CD4+和CD8+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分析
来源期刊 实用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T细胞 细胞内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0,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4.5+2
字数 32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8194.2007.07.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晓牧 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71 1029 15.0 24.0
2 谢旭芳 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1 269 9.0 13.0
3 黄刚 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2 164 7.0 10.0
4 王卫真 江西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32 192 9.0 12.0
5 曹文锋 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2 250 10.0 13.0
6 项正兵 江西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33 150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视神经脊髓炎
T细胞
细胞内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临床医学
月刊
1009-8194
36-1242/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44-11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16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