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理论起源及其争论所谓可罚的违法性就是值得刑罚处罚的违法性,或称刑法上的违法性.可罚的违法性这一概念源于德国刑法中的straf-baresunrecht一词,最先由黑格尔在其1821年出版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提出,黑格尔以有无意识为基础,认为与特定的民法上违法行为系"无意识的"(unbefangen)相对,犯罪即刑法上的违法行为是对作为法的有意识的暴力侵害,主张刑法上的违法行为的违法性与刑法以外的法的各领域,特别是民法上的违法行为的区别,从而主张刑法上的违法性的特殊性和独立性.①但黑格尔的主张一经提出,立即遭到了包括刑法学和民法学在内的各学者的批评,他们从违法性的一元论角度出发,对黑格尔关于刑法上的违法性的特殊性的主张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同时也因其以故意、过失作为犯罪与其他领域的不法划分标准与实际不符,到了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关于可罚的违法性的提法在德国刑法理论界基本上得到了否定,可罚的违法性在刑法体系上也基本不占据任何地位.除了极少数学者,如瓦亨费尔德(wachenfeld)在1914年的刑法教科书对民事的违法与可罚的违法概念的区分予以维持之外,几乎再也没有学者对此区分予以认同,包括李斯特、希培尔(hip...
推荐文章
中日刑法理论中不能犯之比较
不能犯
概念
类型
法律后果
论刑法理论的自救行为
自救行为
自救过限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亚塑性理论简介
亚塑性
颗粒体材料
本构关系
临界状态
中性理论的应用和竞争
群落
中性理论
应用和竞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日本刑法中的可罚性理论
来源期刊 商情(科学教育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日本刑法 德国刑法 构成要件 违法行为 违法性 可罚性 一元论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176
页数 2页 分类号 D931.3|DD9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日本刑法
德国刑法
构成要件
违法行为
违法性
可罚性
一元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技财经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5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