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刑法第388条规定的斡旋受贿罪,其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1对"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的理解行为人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是斡旋受贿罪的前提.所谓"职权",指行为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所谓"地位",是指行为人所在的领导岗位,在领导身边工作或者担负的特殊工作对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所形成的影响力.但在如何理解"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上,我国理论界没能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一含义的模糊性是因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和利用职权或地位的行为在现实中的表现错综复杂,法律不可能对其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从而造成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纷争不断,而且导致了司法部门在具体实务操作中的抉择艰难.1.1对"利用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的理解,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1.1.1观点认为,是指行为人与被利用的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存在的职务上的制约关系的便利条件.这种制约关系具体可分为两种:一是纵向的制约关系,即上级领导对下级国家工作人员在职务上的制约关系;二是横向的制约关系,即不同部门、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之间...
推荐文章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反思
受贿罪
为他人谋取利益
要件
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
受贿罪
犯罪构成
共同犯罪
关于受贿罪几个问题的分析
受贿罪
廉洁性
财产性利益
客观方面
未遂
浅谈受贿罪的共同犯罪
无特殊身份人
受贿罪
共同犯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斡旋受贿客观要件探析
来源期刊 商情(科学教育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具体表现 行为人 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罪 利用职权 职务行为 制约关系 斡旋受贿 不正当利益 便利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D924.3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具体表现
行为人
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罪
利用职权
职务行为
制约关系
斡旋受贿
不正当利益
便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技财经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5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