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异氟醚吸入麻醉药对体外循环(CPB)早期炎性反应和晚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者按麻醉维持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异氟醚组(Iso组)和异丙酚组(Pro组):每组20例,Iso组以吸入体积分数为1.0%~1.5%异氟醚为主;Pro组主要用异丙酚维持.分别于以下6个时点采集动脉血,麻醉诱导后(T1)、切皮前(T2)、升主动脉开放后(T3)、CPB术后2 h(T4)、CPB术后24 h(T5)、CPB术后48 h(T6)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blot)检测HMGB1.结果:Iso组切皮前(T2)TNF-α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T2~T4的值明显低于Pro组(P<0.05).各组TNF-A、IL-6在CPB中及术后均较切皮前(T2)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IL-6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T1~T4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5~T6时两组均显著增高,但Iso组均明显低于Pro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氟醚不仅可以抑制早期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等的释放,同时也可以抑制晚期炎性介质HMGB1的释放,对CPB术中及术后炎性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异丙酚和异氟醚对非体外循环搭桥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的影响
二异丙酚
异氟醚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开心手术围术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血清细胞因子
体外循环
围术期
体外循环对小儿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及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心肺转流术
炎症
细胞因子类
中性粒细胞
细胞凋亡
体外循环后炎性因子变化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内皮素
一氧化氮
粘附分子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肺损伤
体外循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异氟醚对体外循环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实用医技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异氟醚 炎性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高迁移率族蛋白
年,卷(期) 2007,(13) 所属期刊栏目 手术麻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2-174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63
字数 1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098.2007.13.06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莫志武 4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氟醚
炎性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高迁移率族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技杂志
月刊
1671-5098
14-1298/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9信箱
22-94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7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02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