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心力衰竭患者4例,其中心房纤颤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房纤颤并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采用右室双部位起搏替代双室同步起搏的方法,寻求心室再同步.结果:双部位起搏较单纯心尖部或右室流出道起搏时心输出量增加(P<0.05);3~10个月随访发现其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右室双部位起搏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易于临床掌握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
循环
营养
经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验案1例
五苓散
苓桂术甘汤
病因病机
急性心力衰竭
朱翠玲
扶正强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2例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
扶正强心颗粒
中西医结合
左室射血分数
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充血性
起搏器
人工
双心室同步起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4例
来源期刊 现代医药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部位起搏 右室 心力衰竭 主动固定电极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2-66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
字数 16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5519.2007.05.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倩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23 105 6.0 9.0
2 李秋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23 159 7.0 12.0
3 赵思勤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26 172 7.0 13.0
4 聂晓莉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25 173 7.0 13.0
5 吴涛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24 159 7.0 12.0
6 刘小蓉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20 144 6.0 12.0
7 周世炳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8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部位起搏
右室
心力衰竭
主动固定电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医药卫生
半月刊
1009-5519
50-1129/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78-4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60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1404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