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活性物质间的关系.方法:提取冠心病患者血白细胞DNA,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多态性.紫外吸收法检测血ACE活性,放免非平衡法测定血中血管活性物质[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浓度并做相关分析.结果:80例冠心病人ACE基因I/D多态性DD型27例.DⅠ型39例.Ⅱ型14 例.正常对照组80例,DD型12例,DⅠ型42例,Ⅱ型26例.冠心病人DD型分布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Ⅱ型分布显著减少,不同ACE基因型患者其血中ACE活性、AngⅡ、ALD、ET及NO浓度差异有显著性.相关分析发现冠心病组ACE与Ang Ⅱ、ALD、ET浓度相关.结论:在研究人群中.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是预测冠心病危险性的遗传标志,ACE基因的这种多态性能显著地影响血清ACE水平,冠心病患儿ACE活性与AngⅡ、ALD、ET浓度相关.
推荐文章
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其血清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关系
内科学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活性的关系
多聚酶链式反应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新疆蒙古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
基因多态性
新疆蒙古族,奎屯
湖南汉族冠心病患者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的相关性
流行病学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聚合酶链反应
冠心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
妊娠并发症,心血管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缺失
多态现象(遗传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活性物质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硬化 肽基二肽酶A 多态现象,遗传 血管活性物质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8-98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9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07.07.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丽霞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153 921 13.0 23.0
2 齐峰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111 533 11.0 16.0
3 石燕昆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70 323 7.0 14.0
4 郭瑞威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59 282 10.0 13.0
5 郭传明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69 323 8.0 14.0
6 任丽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39 162 7.0 10.0
7 王先梅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78 461 9.0 17.0
8 李明秋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30 70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硬化
肽基二肽酶A
多态现象,遗传
血管活性物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