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较大运动强度对腕关节头-月-三角-钩骨四角融合体稳定性究竟有何影响,国内外尚无报道.分析腕关节极限运动与四角融合体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3在南通大学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选用12具未经防腐处理的新鲜尸体肘关节以远标本,切断桡舟月韧带、舟月骨间韧带掌侧部分、舟月骨间韧带背侧部分、桡舟头韧带,建立腕关节不稳定模型后,进行头-月-三角-钩骨四角融合术.融合腕模拟屈、伸、尺偏及桡偏运动,腕关节在安全活动范围内从0°开始,每5°1个等级,每个方向分别施以5万次极限运动.每次运动前后均摄标准前后位及侧位片,测量前后位片融合体高度、融合体宽度、头月正位角及侧位片桡月角、头月角并观察克氏针松动及弯曲情况.所有腕关节均采用运动前后自身对照.结果:①当腕关节屈曲至35°、背伸至25°、桡偏10°、尺偏15°时,极限运动对融合体的稳定性无影响,未出现融合体的解体.②当腕关节屈曲至40°、背伸至30°时,头月角、桡月角及融合体高度与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当桡偏至15°、尺偏至20°时,融合体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头月正位角、融合体宽度与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克氏针弯曲的临界值:平均在屈曲至43.3°、背伸至32.5°、尺偏至23.3°、桡偏至15.8°时克氏针弯曲.结论:极限运动时,在掌屈40°、背伸30°、桡偏15°、尺偏20°的范围内进行功能锻炼,不会影响四角融合体的稳定性,但应避免环转运动.
推荐文章
腕关节镜诊治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围术期护理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
腕关节镜
围术期护理
三角带滑坡稳定性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三角带
滑坡
稳定性评价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解剖学研究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腕关节盘
关节盘同系物
桡尺远侧关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腕关节极限运动与头-月-三角-钩骨融合体稳定性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腕关节/外科学 运动过度 关节不稳定性
年,卷(期) 2007,(4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55-98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29
字数 48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7.49.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璠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171 1075 17.0 22.0
2 卢弘栩 如皋市人民医院骨科 6 18 2.0 4.0
3 沈美文 如皋市人民医院骨科 2 1 1.0 1.0
4 唐亮 如皋市人民医院骨科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腕关节/外科学
运动过度
关节不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