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考察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经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11在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部实验室完成.选择Wistar大鼠140只,Fmmu豚鼠78只.采用改良的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5,50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及空白固体脂质纳米粒.①取豚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50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及空白固体脂质纳米粒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每组4只,分别进行单次和多次给药皮肤刺激试验.单次给药方法:豚鼠背部两侧对称脱毛后用手术刀片作#字划痕,以渗血为度.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照法,左侧为受试区,分别取5,50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及空白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0.1 mL均匀涂布于受试区,右侧为空白对照区,再以自制单层塑料薄膜和双层纱布封包受试区.分别于去除敷料和清洗受试物后1,24,48 h观察涂药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等情况,以及上述变化的恢复情况与时间.多次给药方法:皮肤处理方法、观察指标及评价指标同上,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14 d.②取大鼠1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50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及空白固体脂质纳米粒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急性和长期皮肤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脱毛后,分别取5,50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及空白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1 mL均匀涂布于受试区,连续观察14 d,每日观察大鼠体质量、进食量、皮肤、呼吸、体态、眼、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粪便性状及死亡情况.长期毒性实验方法:皮肤处理方法及观察指标同上,每日给药1次,药量均为0.1 mL,连续给药30 d,末次给药后24 h麻醉后处死动物,取血3~4 mL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皮肤病理检查.③取豚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0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组、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进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方法:脱毛后,3组左侧脱毛区分别涂50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空白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及10 g/L二四二硝基氯苯0.1 mL,涂药后以自制单层塑料薄膜和双层纱布封包受试区,6 h后去除敷料和清洗受试物.第7天和第14天,以同样方法各重复1次,共3次.于末次给受试物致敏后14 d,将受试物0.1 mL涂于豚鼠背部右侧脱毛区,6 h后去掉受试物,即刻观察皮肤变态反应情况,之后于24,48,72 h再次观察皮肤反应.结果:纳入大鼠140只,豚鼠7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单次和多次给予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对豚鼠完整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作用.②单次大剂量给予5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及空白固体脂质纳米粒,未见对大鼠有急性毒性反应.给予50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后的前3,8 d出现体质量减轻、食欲下降等全身中毒症状,尤以皮肤破损组表现较明显,以后逐渐恢复;每日小剂量给予5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及空白固体脂质纳米粒,未见对大鼠有明显长期毒性反应.③给予50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组大鼠于给药后的18~25 d,均出现轻度的皮肤红斑、水肿、糜烂和结痂等炎症反应,于停药后1周内消退,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以表皮为主的急性炎症反应;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结论:在有效观察时间和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对豚鼠皮肤无刺激性及致敏性,对破损皮肤大鼠应用50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大剂量时易出现全身急性中毒反应而完整皮肤及5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应用则较安全,小剂量长期应用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对大鼠比较安全无系统吸收毒性,但应用50 mg/L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时可以出现轻度的皮肤炎症反应.
推荐文章
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经皮渗透和皮肤贮留研究
鬼臼毒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经皮渗透
皮肤贮留
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考察
固体脂质纳米粒
鬼臼毒素
质量考察
生物材料
氮酮对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透皮性的影响
鬼臼毒素
氮酮
固体脂质纳米粒
透皮吸收
经皮给药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皮肤毒理学实验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固体脂质纳米粒 鬼臼毒素 皮肤毒理学
年,卷(期) 2007,(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0-24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29.5
字数 73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7.1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西晓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药学部 53 318 10.0 14.0
2 曾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 211 956 14.0 19.0
3 李国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药学部 97 511 12.0 16.0
4 史毓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 12 96 7.0 9.0
5 张敏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 38 180 8.0 12.0
6 江中洪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 6 6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67)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固体脂质纳米粒
鬼臼毒素
皮肤毒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