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开发新的玉米秸秆酸解糖化工艺,以解决生物质制乙醇技术中酸解糖化法收率低等问题.[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了带压两段酸水解浓酸段和稀酸段的水解糖化规律和工艺条件.通过两段法浓酸预处理与稀酸水解相结合,对玉米秸秆进行水解,并对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初步确定常压两段酸水解较优的水解工艺条件为:一段浓酸预处理中,酸浓度60%,酸固比12:1,水解时间30min,温度45℃;二段稀酸水解中,水固比220:1,水解时间120min,水解温度100℃.经两段水解后,总糖收率显著增加,达93.81%.[结论]首次提出常压两段酸水解工艺,该工艺条件温和、流程简单、成本低廉、总糖收率高、应用前号广阔.
推荐文章
铜渣"硫酸化焙烧-酸浸"新工艺研究
铜渣
硫酸化焙烧
酸浸
羧甲基玉米淀粉合成新工艺
羧甲基淀粉
高取代度
合成
麦秆水解-氧化-水解法制取草酸新工艺
麦秆
水解-氧化-水解
制取
草酸
汽爆法生产糠醛新工艺
糠醛
木糖
汽爆
反应精馏
二步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秸秆酸水解制糖新工艺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预处理 常压两段酸水解
年,卷(期) 2007,(35) 所属期刊栏目 农产品贮藏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03-11605,116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216.2
字数 51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7.35.1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瓦力 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81 359 9.0 14.0
2 张建军 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3 27 3.0 3.0
3 王欢 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47 63 4.0 6.0
4 王洪发 1 15 1.0 1.0
5 孙素荣 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2 2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4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秸秆
预处理
常压两段酸水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