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ET与CEF两种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130例Ⅱ a-ⅢC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ET组(多西紫杉醇加表阿霉素)和CEF组(环磷酰胺加表阿霉素加5-Fu)化疗方案治疗.其中ET组64例,CEF组66例,化疗21天为1个周期.所有的患者均完成2-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ORR)ET组为85.9%(57/64),CEF组为71.2%(47/66).主要不良反应是脱发、乏力、恶心、呕吐、腹泻,两组间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ET组3度以上粒细胞缺乏、粒细胞缺乏性发热、外周性水肿、关节痛、肌痛、神经感觉异常发生率较CEF组高(P<0.05),但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两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的原发肿瘤均有效.ET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均高于CEF组.
推荐文章
TopoⅡα阳性表达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TEC及CEF的疗效比较
乳腺肿瘤
拓扑异构酶,Ⅱ型
TEC方案
CEF方案
新辅助化疗
局部晚期乳腺癌TE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局部晚期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肿瘤复发
保乳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ET与CEF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期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不良反应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9
字数 34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08.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静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58 216 8.0 11.0
2 苏逢锡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 72 437 10.0 17.0
3 周婕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 8 30 3.0 5.0
4 吴建南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 8 85 5.0 8.0
5 李顺荣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 11 95 5.0 9.0
6 金亮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 7 32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不良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双月刊
1009-976X
44-1510/R
大16开
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4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