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检测MCM-2蛋白在尖锐湿疣(CA)和鲍温样丘疹病(BP)皮损中的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在表皮的分布特点,探讨BP与CA两种疾病在细胞增殖方面的特点和差别.方法 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BP组织20例、CA组织15例和正常组织20例中的MCM-2蛋白的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分布特点.结果 MCM-2蛋白阳性细胞在BP皮损组织中数目多,呈"满天星"状外观;在CA皮损组织中呈现"上疏下密"的外观;正常对照组中仅出现在基底层.MCM-2蛋白在表皮中的染色强度:BP组高于CA组,并且这两组又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MCM-2蛋白阳性细胞在BP及CA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染色强度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出两种疾病皮损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在细胞增殖方面的差别.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尖锐湿疣和鲍温样丘疹病皮损中MCM-2蛋白的检测
来源期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MCM-2蛋白 免疫组化 鲍温样丘疹病 尖锐湿疣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8-40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52.5+3
字数 213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晓光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62 313 9.0 15.0
2 四荣联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50 211 8.0 12.0
3 王爱学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29 110 6.0 8.0
4 李玉平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42 135 6.0 8.0
5 李艳玲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32 181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CM-2蛋白
免疫组化
鲍温样丘疹病
尖锐湿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月刊
1001-7089
61-1197/R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52-17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58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716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