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经过顺序氧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相转移催化剂强化作用数学模型方程和萃取相平衡方程的推导,确定了催化柴油氧化萃取脱硫数学模型方程.研究表明,呈指数函数形式的相转移催化剂作用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通过模型参数估值确定了氧化速率常数的频率因子和活化能、相平衡常数、相转移催化剂作用模型参数,建立了脱硫率数学模型.模型预测显示,柴油脱硫率随着氧化时间延长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氧化时间较短时,柴油脱硫率随相转移催化剂用量提高而增大,但氧化时间较长时的情况相反;柴油脱硫率随着氧化溶液体积分数增大或萃取剂与油比增大均呈提高的趋势.
推荐文章
磷钨钒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深度氧化脱硫性能
氧化脱硫
磷钨钒杂多酸
相转移催化剂
磷钨酸、氧化锆催化剂催化氧化柴油脱硫
磷钨酸/氧化锆催化剂
氧化脱硫
柴油
动力学模型
Gemini表面活性剂催化氧化柴油脱硫研究
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
相转移催化剂
直馏柴油
氧化脱硫
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催化氧化柴油脱硫研究
相转移催化剂
柴油
季铵盐
表面活性剂
Gemini
氧化脱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相转移催化剂对催化柴油氧化脱硫作用的数学模型
来源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FCC柴油 脱硫 相转移催化剂 氧化 萃取 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0-17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624.5
字数 60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2409.2008.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杰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65 332 10.0 14.0
2 慎炼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27 158 8.0 12.0
3 俞秋芳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4 9 2.0 2.0
4 黄银华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12 173 5.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FCC柴油
脱硫
相转移催化剂
氧化
萃取
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料化学学报
月刊
0253-2409
14-1140/TQ
大16开
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太原165信箱)
22-5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