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在内毒素血症幼年大鼠肠道黏液蛋白(MUC2)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8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内毒素组(LPS组)、PAF受体拮抗剂预防组(简称预防组)和PAF受体拮抗剂治疗组(简称治疗组),每一时点(注射LPS后1.5、3、6、24、48、72 h)各8只,注射LPS后1.5、3、6、24、48、72 h取回肠.LPS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内毒素5 mg/kg及生理盐水lⅡd/J‘g;预防组于注射LPS前30 min、治疗组于注射LPS后30 min腹腔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 5 ng/kg.用透射电镜做形态学检查.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肠黏膜中MUC2变化.结果 电镜下对照组肠微绒毛及细胞间紧密连接未见异常.LPS 组上皮细胞连接增宽;微绒毛变细、稀疏,部分断裂、脱落;细胞器受损.预防组和治疗组改变较LPS组轻.对照组MUG2蛋白均匀地分布于回肠上皮细胞表面,MUC2蛋白染色阳性的杯状细胞轻度膨胀、扩张.实验组细胞表面MUC2阳性染色明显减少,分布不均.对照组MUC2表达平稳且水平较高,其他3组均下降,LPS组降低最为明显,低谷在注射后6 h(0.1841±0.0047),明显低于对照组(0.2091±0.0060)(P<0.01),预防组及治疗组变化趋势同LPS组,各时点MUC2均较LPS组高,方差分析提示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F在内毒素血症肠道黏液屏障功能损伤中可能起一定作用,预防和治疗性应用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可减轻肠损伤.
推荐文章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幼年大鼠肠道免疫屏障功能损伤中的作用
血小板活化因子
免疫屏障
分泌型IgA
肠黏膜
受体
大鼠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的神经保护作用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和抑制剂
神经元
细胞凋亡
极化液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脾脏的保护作用
脂多糖
内毒素血症
脾脏损伤
极化液
血小板 P2Y12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P2Y12受体拮抗剂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对内毒素血症幼年大鼠肠道黏液蛋白损伤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黏液 胃黏蛋白 肠黏膜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0-68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8-1310.2008.09.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 158 1028 17.0 22.0
2 王丽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 38 296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小板活化因子
黏液
胃黏蛋白
肠黏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儿科杂志
月刊
0578-1310
11-2140/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3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15621
论文1v1指导